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431号提案答复的函
余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昆明市多功能儿童图书馆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建立独立的儿童图书馆,丰富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活动, 运用现有的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等几个方面的建议,对我市建立多功能的少儿图书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充分体现了余雷委员对我市文化工作的关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阅读则是塑造少年儿童良好品格、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局结合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全力打造静态阅读与动态阅读相结合、文本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个性阅读与亲子共读相结合的现代化少儿阅读阵地。立足阅读阵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为推动全市少儿阅读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一、全市少儿图书阅读阵地建设情况
目前,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5个、文化馆15个、文化站14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76个。全市15个公共图书馆都设立了少儿阅览室,全市少儿藏书48万余册。141个乡镇文化站设有儿童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1676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配有儿童书籍,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少儿阅读阵地全覆盖。昆明市拥有我省首家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其馆藏文献27万余册,并建成了全省首个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及首个少儿数字影院及片源库。
二、积极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拓宽少儿阅读阵地
昆明市以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为抓手,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积极开展图书馆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五进”服务,建设市级图书馆特色分馆20个,流通点26个。首批建成主城区3个24小时城市书房,实现公共阅读、图书借阅服务的“不打烊”。建成12家采用“图书馆+精品酒店、图书馆+民宿”运营模式的“觉晓书房”、26家“阅读+金融机构、阅读+社区、阅读+学校”为运营模式的“香蒲书房”、10家联合博物馆、文化馆、文旅游服务中心、武警支队、剧院、公园等机构的“有声图书馆”。以“觉晓书房”“香蒲书房”“有声图书馆”为代表的昆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共同参与下,丰富了各场馆、各机构的文化内涵,更是延伸了公共文化的服务半径,拓展了公共阅读阵地。 其中,以“阅读+社区、阅读+学校”为运营模式的“香蒲书房”,以青少年儿童群体为主体,精心选择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图书,依托社区、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分享书友沙龙、亲子共读、互动式阅读等主题活动,逐步深入推进少儿阅读新理念。
三、多渠道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一)开展特色阅读服务,打造少儿阅读推广服务品牌。不断创新儿童阅读的内容与形式,有效推动阅读的发展,使儿童阅读向品牌化精细化发展,为全市少年儿童点亮一盏盏阅读之灯,智慧之灯。一是持续开展春城文化节——“21天亲子阅读”活动。昆明市图书馆“2015为爱伴读—21天亲子阅读”揭开了我市亲子阅读的序章。从最初223个家庭报名参加活动,92个家庭坚持完成21天阅读计划。到2021年报名参加活动家庭达13081个,坚持完成21天阅读计划家庭6132个。从开始的普通家庭自选图书的亲子阅读到邀请我省21名知名儿童作家领读。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上不断创新,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真正把“诗和远方”有效的结合起来,让青少年儿童真实地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二是持续打造“小桔灯”阅读品牌。“小桔灯”阅读品牌至今已经走过了12年光阴,是专属于引领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化活动品牌。其致力于开展特色服务,推动创新发展,从最初单一的阅读服务活动,到如今各项目全面开花。围绕“小桔灯”文化品牌建设,昆明市少儿图书馆陆续推出了“小桔灯”文化经典阅评活动、“小桔灯”少儿阅读专栏、“小桔灯”集体阅读、“小桔灯”少儿讲堂、“小桔灯”扶贫助学活动、“小桔灯”书虫听吧、“小桔灯”青年教师志愿者服务活动、“小桔灯”新书好书推荐活动等较有影响力的读者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家长及少年儿童搭建了阅读交流和互动学习的良好平台。
(二)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用阅读赋能成长。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系列活动。2022年4月23日,全市开展了130余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氛围和谐、各具特色的高品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其中,市县两级图书馆及自建分馆、“觉晓书房”“香蒲书房”共计举办了各具特色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30余场,共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市图书馆开展“国潮小课堂 滇戏脸谱DIY”活动、“发现生活小美好”亲子体验活动、“启智?明心”——让读书成为习惯、四月芳菲,诗海拾贝 | 宫格闯关寻古诗等系列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市体育学校分馆举办了“书香浸润心灵 雅言溢满校园”读书活动和“书香校园 快乐阅读”活动;“香蒲书房”开展了春城名师线上阅读专题活动——“整本书阅读 德智美育齐融合”、“我和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故事妈妈带你读故事”等系列亲子阅读活动;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了“寻找盘龙江畔最美朗诵声”活动;十四个县级图书馆举办了“经典古诗词弹唱展演”、“好书伴我行 书香遍校园”专题讲座、“绘本阅读故事会”、“心灵脚印?我的书签”少儿书签设计比赛、“书香家庭幸福阅读”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发挥了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主力军的作用,通过活动帮助青少年儿童理解不同主题图书所传递的价值观和内涵,汲取优秀文化精髓,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激发儿童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活动,提升少儿精神素养
(一)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面向各中小学校,以非遗进校园展示展演等内容为重点,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截至目前,我市共命名了6所“非遗传承示范学校”。2022年,继续组织掐丝珐琅、剪纸、草编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在明通小学、呈贡二小、安宁昆钢实验中学等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通过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参与,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非遗技艺在青少年中有更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积极开展“戏曲艺术进校园”、“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积极开展“童心向党”——红色文艺进校园演出活动,在昆明官渡区、石林彝族自治县、富民县晋宁区总共完成50场校园演出,观看演出的师生达15600人次,演出比例占全年“文化惠民”演出60%以上。走进盘龙区、五华区和呈贡新区开展“戏曲艺术进校园”、“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共计演出8场,累计惠及师生近万余人。开展红色历史儿童剧《红旗飘飘》专场演出,该剧弘扬的爱国主义时代精神,以激励和动员每一位少先队员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1年共开展演出11场。依托昆明市博物馆、云南陆军讲武堂等优势红色资源,陆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展览、小小讲解员讲述爱国故事、观看历史动漫影片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努力将重点文博场所打造成为青少年研学、游学基地,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文化自信从小植根孩子心灵。
(三)深入开展春城文化节少儿艺术节系列活动。整合全市上下各类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积极打造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多层次、全覆盖的文化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第八届暨2022年春城文化节“花儿朵朵向太阳”少儿艺术节才艺大赛活动。少儿艺术节自2015年举办以来,每届历时4个多月,通过海选、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评选出优秀的少儿表演类和美术、书画类作品,并向社会大众传播展示,吸引我市万名少儿参赛。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对少儿阅读环境的功能改造和提升。2022年,将对昆明市图书馆少儿部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实现设施空间的美化、舒适化,适应少儿群体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创意赋能,唤醒有温度的阅读”为设计理念,将进行升级提升改造。在保证基础阅读空间的条件下,打破原有空间布局,以少儿视角,利用前瞻性的数字技术化手段打造符合少儿主题的特色空间,在设计中植入“小桔灯”文化品牌,呈现新的阅读氛围。
(二)积极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积极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继续推进以“阅读+社区、阅读+学校”为运营模式的“香蒲书房”建设,推进以昆明市图书馆市体校分馆为代表的校园系列分馆建设工作,不断拓宽少儿阅读服务阵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我局将立足阅读阵地,根据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启迪青少年的知识梦想,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持续开展春城文化节“花儿朵朵向太阳”少儿艺术节、“21天亲子阅读”活动、“小桔灯”阅读推广活动等系列品牌活动。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红色资源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拓展阵地服务功能,面向青少年儿童群体,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大师课、公益音乐会、艺术沙龙、手工艺作坊等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营造一种阅读无处不在的氛围,让少年儿童的生活被书香包围,让阅读更接地气,深入人心。
多功能儿童图书馆建设是一个需要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协调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市现行体制和市情,多功能儿童图书馆建设尚未列入公共图书馆发展规划。今后,我们将积极发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在规划做好昆明市图书馆少儿部创意提升改造的同时组织人员对昆明市多功能儿童图书馆建设进行调研和论证,并加强与市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为推动昆明市多功能儿童图书馆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
感谢您对昆明市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7月5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英,0871-6396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