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昆明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135号提案答复的函
致公党昆明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讲好“老字号”创新故事,助力昆明文化产业振兴的建议》收悉,综合协办单位市市场监管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老字号是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近年来,经过我市商务部门有序申报认定,目前共有老字号52家(其中包括14家中华老字号,36家云南老字号)。其中,有15家老字号企业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通过市场竞争与政府引导扶持相结合等举措,全市一批老字号发展势头良好,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如云烟、云白药、白象牌、昆中药、德和、建新园等。但也有部分老字号,由于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资待遇偏低造成人才流失、缺乏持续创新动力、老字号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等因素,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完善政策体系及制度建设。市委宣传部牵头编制了《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出口基地建设、VR/AR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完善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扶持补助相关政策体系,为全市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市政府在2019年调整成立了全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高位统筹,进一步强化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协调。市知识产权局与省知识产权局建立了每月会晤制度,省市两级部门就推动重点工作强化纵深联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于202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昆办发〔2021〕9号),《实施方案》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支持鼓励创新创造、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二)加强宣传普及。市级知识产权部门长期以来利用各大主流媒体及自媒体线上、线下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氛围。一是发布年度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状况白皮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增加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的了解;二是通过“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大型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认知度。
(三)促进交流合作。一是2021年3月,成立了昆明市文创园区发展联盟,举办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论坛,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朝阳区朗园文化创意园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昆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为文创园区、文化企业、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搭建起一个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互动平台;二是市委宣传部与中国移动昆明公司进行多轮座谈研究,规划建设昆明市文化云平台,目前云平台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逐步推动整合一批文物文献、博物馆藏、景区酒店、文化企业、文创产品等资源上云,建立形成具有昆明特色的“文化云”。
(四)鼓励创新发展。市委宣传部持续推进中华文化基因项目建设,完成“一二一”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聂耳墓、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4个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据采集工作,并推荐云南陆军讲武堂申报国家文化基因库重点项目。2021年10月,召开文化基因库建设专题工作会,指导企业进一步做好昆明红色文化资源梳理、挖掘和宣传,讲好昆明红色基因故事。此外,云南唐工坊文化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唐工坊文创园”、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杨丽萍艺术对外文旅融合”等6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
(五)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2020年市知识产权局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设中国(昆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提供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服务。此外,市知识产权局在保护中心设立“昆明原创认证保护中心”平台,为有需求的“老字号”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昆明市推动老旧厂房分类转型升级文创园区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配合市级宣传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加快引导和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挖掘和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发展基于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VR/AR等新兴文化数字创意产业,引领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配合市级宣传部门,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推进文创与科技、旅游、金融、大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跨界融合的文创产业生态,增强文创产业的渗透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出一批文旅精品线路,扶持一批文旅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形成一批文旅知名品牌。
(三)加大“老字号”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文物及非遗技艺申报认定为各级文保单位或非遗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申报各级“老字号”名录,加强老字号原址风貌保护,支持老字号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鼓励制作出版有关老字号的图书及音像资料,对濒危非遗项目实施抢救性记录。加强传承队伍建设,认定老字号非遗传承人,鼓励支持传承人申报技术职称和参加“春城名匠”“首席技师”等各种技能评定,探索老字号与高(职)院校等合作共建“工作室”和“教学基地”,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增强传承后劲。
(四)加强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配合商务、知识产权等有关部门,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进行商标、域名的注册和专利申请工作,引导和支持老字号企业加快在境外商标注册和商标延展,开展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讲座,为老字号企业境外维权提供支持。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及企业名称、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老字号产品的不法行为。
(五)深入挖掘老字号文化,讲好“老字号的故事”。引导老字号企业进一步挖掘、整合老字号旅游、文化功能,主动向文化体验式消费模式转变。鼓励举办老字号产品文化创意活动,支持老字号企业利用非遗元素开发设计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商品,利用传统医药类资源开发康养旅游产品,将老字号文化遗产元素与当代消费需求、审美取向、工业设计、时尚创意等有机结合,拓宽有关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应用多种媒体传播老字号品牌历史和弘扬优秀文化,切实增强老字号的文化含量和品牌吸引力,促进老字号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
感谢您对昆明市“老字号”企业及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6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段钟一,0871-6537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