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297号提案建议答复的函
冯井荣代表:
昆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297号提案《关于我市民宿行业转型和推进的发展建议》我局已收悉,针对您提出的提案,经我局研究,现作出如下回复:
一、关于加强民宿的管理和政策扶持
提案提出,政府应介入和引导民宿的管理,无论是从土地政策上、基础设施上、民宿消防和管理上都要做出更多的创新。
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主要是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9)对利用当地居民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进行标准化规范和等级评定管理。对民宿的市场准入管理,主要是由市场监管、卫健、消防、公安等部门进行行政审批和许可证发放等市场准入管理。目前,中央、省市文旅部门均无出台对旅游民宿进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范,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发布的行业标准也仅对等级旅游民宿进行评定,不能作为行业监管的依据,文旅部门缺乏监管抓手,特别是对无证经营或消防、安全不达标的问题还需要由对应的许可部门和监管部门按照职能职责进行管理。
关于民宿的统一规范方面,省市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系列支持民宿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探索符合有关规划的新建民宿配套服务接待设施,实行“点状”供地政策;按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证照管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星级民宿客栈进行以奖代补扶持。
提案提出,政府应增加服务意识,要有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民宿更多的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去。
目前,旅游民宿已经作为云南省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和新的产业增长点进行扶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21〕31号)提出推动住宿业态集聚发展,推动酒店、民宿连锁经营,成线路和按片区布局,建设一批酒店综合体、民宿带和集聚区,推动住宿企业拓展产业链,打造一批限额以上住宿业单位,推动一批优质住宿企业纳入“金种子”企业目录重点培育。昆明市提出了到2025年,建设符合行业标准的等级旅游民宿60家以上的工作目标。2019年以来,对完成等级评定的13家民宿分别给予了20万奖补,共计260万元。为有效支持民宿产业的发展,部分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如:2021年11月,安宁市出台了《安宁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对新建投入资金100万元以上(不含土地投入),并投入运营的民宿(客房数不少于8间),每个房间一次性补助资金5000元;对评定为云南省五星、四星、三星级旅游民宿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其他县区相应的扶持政策也正在拟定中。
二、关于规划和产品打造
提案提出,要积极打造“民宿+”模式。即以民宿和乡村山地旅游为基础平台与各种特色活动相结合,创造全新的乡村生活体验。
昆明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昆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民宿产业进行了相应的产业布局。提出要推进旅游民宿改造提升,推动旅游民宿提档升级,创建高等级旅游民宿,开发 “摄影+民宿”等旅游线路,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自有宅基地、闲置农房等建设经营旅游民宿,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民宿。
昆明市目前在石林大叠水景区规划布局了瀑布峡谷游憩区、高端民宿度假区、山地户外探秘区等旅游配套项目。在安宁温泉小镇依托“天下第一汤”旅游品牌,新建休闲度假(民宿、酒店等)、康复疗养(运动康复疗养、疗养院等)配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争创省级特色旅游村。在宜良县理想村规划建设精品民宿集群、麦田村艺术馆、道禾书院、小剧场、手作工坊、民俗小街、麦田酒庄、露天艺社、绿乐园、田园花海、鲜花工坊、河湾民俗博物馆等一系列“民宿+”、“+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参与全市乡村振兴工作。
三、关于民宿带动乡村振兴
提案提出,民宿要融入乡村的整体环境。要在满足外来游客需求的同时带动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要注重保护当地村落的传统建筑的风格,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加大周边特色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当地特有美食的宣传等;再者,宣扬当地特色文化的故事,为当地文化以及民宿赋予浓郁的体验价值。
(一)推进旅游民宿建设和等级评定。加快建设一批“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最美乡愁旅游地”,科学指导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强化乡村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旅游民宿等乡村住宿接待要素;以旅游民宿等级评定为抓手,创建高等级旅游民宿;以《旅游民宿服务规范》为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开发“民宿+摄影”等旅游线路,加强产品供给。到2025年,全市完成具有昆明文化特色的等级旅游民宿不少于60家。
(二)推进“旅游民宿+”运营模式。制定了《昆明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专项工作方案》,引导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大力开发度假型、体验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住宿产品,吸引高端客群到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体养生、旅居生活、流动性办公、候鸟式生活,为全球创新企业和人才在昆提供“第二居所”。
(三)推动乡村资源开发利用。结合滇池生态文旅主题IP的打造,建设高原明珠,充分展示昆明优美生态环境、独特旅游资源,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等手工艺特色村镇,推进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民族节庆活动、民族歌舞演出、民俗风情展演和民族特色饮食等活动开展,形成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住宿群。
感谢您对昆明市旅游民宿行业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5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黄永水,0871-63161670)